title: 121.Alan Cox:单向链表中prev指针的妙用 outline: deep

Alan Cox

Alan Cox

(感谢网友 @我的上铺叫路遥 投稿)

之前发过一篇二级指针操作单向链表的例子,显示了C语言指针的灵活性,这次再探讨一个指针操作链表的例子,而且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用法。

这个例子是linux-1.2.13网络协议栈里的,关于链表遍历&数据拷贝的一处实现。源文件是/net/inet/dev.c,你可以从kernel.org官网上下载。

从最早的0.96c版本开始,linux网络部分一直采取TCP/IP协议族实现,这是最为广泛应用的网络协议,整个架构就是经典的OSI七层模型的描述,其中dev.c是属于链路层实现。从功能上看,其位于网络设备驱动程序和网络层协议实现模块之间,作为二者之间的数据包传输通道,一种接口模块而存在——对驱动层的接口函数netif_rx, 以及对网络层的接口函数net_bh。前者提供给驱动模块的中断例程调用,用于链路数据帧的封装;后者作为驱动中断例程底半部(buttom half),用于对数据帧的解析处理并向上层传送。

为了便于理解,这里补充一下网络通信原理和linux驱动中断机制的背景知识。从最底层的物理层说起,当主机和路由器相互之间进行通信的时候,在物理介质上(同轴、光纤等)以电平信号进行传输。主机或路由器的硬件接口(网卡)负责收发这些信号,当信号发送到接口,再由内置的调制解调器(modem)将数字信号转换成二进制码,这样才能驻留在主机的硬件缓存中。这时接口(网卡)设备驱动程序将通过硬中断来获取硬件缓存中的数据,驱动程序是操作系统中负责直接同硬件设备打交道的模块,硬中断的触发是初始化时通过设置控制寄存器实现的,用于通知驱动程序硬件缓存中有新的数据到来。linux卡设备驱动就是在中断处理例程(ISR)中将硬件缓存数据拷贝到内核缓存中,打包成数据链路帧进行解析处理,再向上分发到各种协议层。由于ISR上下文是原子性的、中断屏蔽的,整个步骤又较为繁琐,因此全部放在ISR中处理会影响到其它中断响应实时性,于是linux有实现一种bottom half的软中断处理机制,将整个ISR一分为二,前半部上下文屏蔽所有中断,专门处理紧急的、实时性强的事务,如拷贝硬件缓存并打包封装,后半部上下文没有屏蔽中断(但代码不可重入),用于处理比较耗时且非紧急事务,包括数据帧的解析处理和分发。下面要讲的net_bh就属于后半部。

我们主要关心的是将链路帧分发到协议层那一段逻辑,下面摘自net_bh函数中的一段代码:

526 void net_bh(void *tmp) 527 { ... 577 578 /* 579 * We got a packet ID. Now loop over the "known protocols" 580 * table (which is actually a linked list, but this will 581 * change soon if I get my way- FvK), and forward the packet 582 * to anyone who wants it. 583 * 584 * [FvK didn't get his way but he is right this ought to be 585 * hashed so we typically get a single hit. The speed cost 586 * here is minimal but no doubt adds up at the 4,000+ pkts/second 587 * rate we can hit flat out] 588 */ 589 pt_prev = NULL; 590 for (ptype = ptype_base; ptype != NULL; ptype = ptype-›next) 591 { 592 if ((ptype-›type == type || ptype-›type == htons(ETH_P_ALL)) && (!ptype-›dev || ptype-›dev==skb-›dev)) 593 { 594 /* 595 * We already have a match queued. Deliver 596 * to it and then remember the new match 597 */ 598 if(pt_prev) 599 { 600 struct sk_buff *skb2; 601 skb2=skb_clone(skb, GFP_ATOMIC); 602 /* 603 * Kick the protocol handler. This should be fast 604 * and efficient code. 605 */ 606 if(skb2) 607 pt_prev-›func(skb2, skb-›dev, pt_prev); 608 } 609 /* Remember the current last to do */ 610 pt_prev=ptype; 611 } 612 } /* End of protocol list loop */ 613 /* 614 * Is there a last item to send to ? 615 */ 616 if(pt_prev) 617 pt_prev-›func(skb, skb-›dev, pt_prev); 618 /* 619 * Has an unknown packet has been received ? 620 */ 621 else 622 kfree_skb(skb, FREE_WRITE); 623 ... 640 }

在此稍稍解说一下数据结构,skb就是内核缓存中sock数据封装,协议栈里从链路层到传输层都会用到,只不过封装格式不同,主要是对**协议首部(header)**的由下而上层层剥离(反之由上而下是层层创建),在此你只需理解为一个链路数据帧即可。这段代码的逻辑是解析skb中的协议字段,从协议类型链表(由ptype_base维护)中查询对应的协议节点进行函数指针func回调,以便将数据帧分发到相应的协议层(如ARP、IP、8022、8023等)。

第一眼看上去是不是有点奇怪?这段代码竟然用一个pt_prev指针去维护ptype链表中前一个节点,从而产生了额外的条件分支判断,咋一看是否多了很多“余”了?回顾一下那篇二级指针操作单向链表的博文,简直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的。如果把pt_prev去掉,代码可以精简为:

for (ptype = ptype_base; ptype != NULL; ptype = ptype-›next) { if ((ptype-›type == type || ptype-›type == htons(ETH_P_ALL)) && (!ptype-›dev || ptype-›dev==skb-›dev)) { /* * We already have a match queued. Deliver * to it and then remember the new match */ struct sk_buff *skb2; skb2=skb_clone(skb, GFP_ATOMIC); /* * Kick the protocol handler. This should be fast * and efficient code. */ if(skb2) pt_prev-›func(skb2, skb-›dev, pt_prev); } } /* End of protocol list loop */

kfree_skb(skb, FREE_WRITE);

咋看一下“干净”了很多,不是吗?但我们要记住一点,凡是网上发布的linux内核源代码,都是都是经过众多黑客高手们重重检视并验证过的,人家这么写肯定有十分充足的理由,所以不要太过于相信自己的直觉了,让我们再好好review一下代码吧!看看这段循环里做了什么事情?特别是第592~611行。

由于从网络上拷贝过来skb是唯一的,而分发的协议对象可能是多个,所以在回调之前要做一次clone动作(注意这里是深度拷贝,相当于一次kmalloc)。分发之后还需要调用kfree_skb释放掉原始skb数据块,它的历史使命到此完成了,没有保留的必要(第622行)。注意,这两个动作都是存在内核开销的。

然而这里为啥要pt_prev维护一个后向节点呢?这是有深意的,它的作用就是将当前匹配协议项的回调操作延时了。举个例子,如果链表遍历中找到某个匹配项,当前循环仅仅用pt_prev去记录这个匹配项,除此之外不做任何事情,待到下一次匹配项找到时,才去做上一个匹配项pt_prev的回调操作,直到循环结束,才会去做最后的匹配项的回调(当然pt_prev==NULL表示没有一次匹配,直接释放掉),所以这是一种拖延战术。有什么好处呢?就是比原先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操作。那么哪些操作是不必要的呢?这里我们逆向思考一下,我们看到clone是在协议字段匹配并且pt_prev!=NULL的前提条件下执行的,而kfree是在pt_prev==NULL的前提条件下执行的。在此可以假设一下,如果ptype链表中存在N项协议与之匹配,那么这段代码只会执行N-1次clone,而没有pt_prev时将会执行N次clone和1次kfree,再如果ptype链表中有且仅有一项协议与之匹配,那么整个循环既不会执行到第601行的clone,也不会执行到第622行的kfree。

也就是说,当整个链表至少有一项匹配的一般情况下,pt_prev存在比没有时减少了一次clone和一次kfree的开销;只有全部不匹配的最差情况下,两者都只做一次kfree动作,持平。这就是延迟策略产生的效益

熟悉TCP/IP协议族的开发人员应该知道**MTU(最大传输单元)**这个概念,遵循不同协议的MTU值是不同的。比如以太网帧MTU是1500个字节,802.3帧MTU是1492字节,PPP链路帧MTU是269字节,而超通道MTU理论上是65535字节。要知道在一个高速吞吐量通信网络环境下,在大块数据分片传输线路里,在内核级别代码中,减少一处系统开销意味着什么?

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抛开一切网络协议相关知识,这不过是一段极其普通的单向链表操作而已,逻辑并不复杂。但是看看人家顶级黑客是怎么思考和coding的,对比一下自己写过的代码,多少次数据处理是用一个简单的for循环匆匆敷衍了事而没有进一步思考其中的粗陋和不合理之处?面对真正的编程高手这种“心计”与“城府”,你是不是有种莫名不安感?你会怀疑你真的了解怎么去使用和操作C语言中基本的链表数据结构么?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那就开始颤抖吧(哈,别误会,其实上面这段话不过是笔者的自我告解罢了)~~~

最后,让我们感谢尊敬的Alan Cox大大对Linux社区卓越精细、无与伦比的贡献!(Alan是图中中部戴红帽子的那位)

Linux Kernel Team

附注:

最新的Linux-2.6.x版本中协议栈实现部分变动很大,但/net/core/dev.c的netif_receive_skb函数里仍然保留了pt_prev这种用法,目的是一样的,都是为了减少一次系统开销的优化操作。

关于Alan,他在斯旺西大学工作时,在学校服务器上安装了一个早期的linux版本,供学校使用。他修正了许多的问题,重写了网络系统中的许多部份。随后成为linux内核开发小组中的重要成员。Alan Cox负责维持2.2版,在2.4版上拥有自己的分支(在版本号上会冠上ac,如 2.4.13-ac1)。他的分支版本非常稳定,修正许多错误,许多厂商都使用他的版本。在他去进修工商管理硕士之前,涉入许多linux内核开发的事务,在社群中有很高的地位,有时会被视为是Linus之下的第二号领导者。

不过,今年1月28日的时候,Alan因为家庭原因宣布退出Linux项目了,下面是他Google+的声明:

› “I’m leaving the Linux world and Intel for a bit for family reasons, I’m aware that ‘family reasons’ is usually management speak for ‘I think the boss is an asshole’ but I’d like to assure everyone that while I frequently think Linus is an asshole (and therefore very good as kernel dictator) I am departing quite genuinely for family reasons and not because I’ve fallen out with Linus or Intel or anyone else. Far from it I’ve had great fun working there.”